借鉴精英课表:大众跑者南马16周科学备赛指南
点击☝ 蓝字,关注慧跑这几天2025年南京马拉松在报名,很多跑友热议南马的A\B组抽签规则,有的认为这个规则体现了公平性,有的认为会降低B组跑者的中签率,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,网上已有很多观点,本文不再赘述。
晓明哥通过拆解2024伦敦马拉松季军(完赛时间2:06:46,马拉松配速MP为3分00秒)英国运动员Emile赛前16周的训练计划,来揭示精英选手计划的核心逻辑,为准备参加2025南京马拉松大众跑者量身提供一份实用的备赛指南。
之所以拆解Emile的计划,一是因为这份计划有到每一天的具体训练安排,二是因其严谨的周期安排、精准的强度调控和科学的负荷管理。
这些规律对大众跑者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
接下来晓明哥来介绍最为关键的四大规律
(一)周期化负荷调控:张弛有度才能持续进步
Emile的16周计划清晰划分为基础期、一般期、强化期和赛前调整期,各阶段的周跑量、强度占比呈现出有规律的波动。基础期通过低波动高量夯实耐力,一般期波动加大实现“量减强度增”,强化期保持稳定跑量,强化目标配速的续航能力,调整期最后一周跑量骤降,符合赛前“减量30%-50%”的经典标准。
关注慧跑,并在消息栏输入“Emile”,可以获得完整版Emile16周2024伦敦马拉松备赛计划。
(二)“金字塔+专项尖”的强度结构:打好基础再求突破
晓明哥详细分析了课表各强度结构
低强度:
Z1a+Z1b,56~67%MP,配速低于4分20秒及4分20秒~4分,心率低于最大心率66%,平均占比超50%,是“金字塔底座”,在基础期与调整期占比最高;
轻松到中等有氧强度:
Z2a+Z2b,67%~89%MP,在一般期占比最大;
专项强度:
Z3,90%MP~100%MP,平均占比13.6%,贯穿始终且稳定性高;
高强度:
Z4+Z5占比低但波动大,仅在身体适应后间断性加入。这种结构既保证了基础耐力的扎实,又能针对性地提升专项能力。
大众跑者往往容易陷入“强度至上”的误区,忽视低强度有氧训练的重要性。实际上,低强度跑能增强心肺功能、改善血液循环、提高脂肪代谢能力,是长距离跑步的基石。建议大众跑者将低强度跑(配速比目标马拉松配速慢1-2分钟)占比控制在60%-70%,专项强度跑(接近目标配速)占比10%-15%,高强度跑(间歇跑、冲刺跑等)占比5%-10%。
(三)“量-强度”负相关协同:降低损伤风险
计划中各周期“周跑量”与“高强度占比(Z4+Z5)”呈现负相关,避免了“高量+高强度”的叠加风险,既保证了强度刺激的有效性,又减少了肌肉损伤概率。
大众跑者肌肉力量、恢复能力相对较弱,更需注重“量-强度”的平衡。当跑量增加时,应降低高强度训练的比例;当进行高强度训练后,次日可安排低强度跑或休息,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。例如,若某周计划进行一次间歇跑(高强度),则该周跑量可适当减少,且间歇跑后第二天选择轻松跑或交叉训练(如游泳、骑行)。
(四)交叉训练与恢复:避免过度训练
除了跑步训练,大众跑者还应适当进行交叉训练,如游泳、骑自行车、力量训练等,以增强全身肌肉力量、提高柔韧性和平衡能力,降低跑步损伤的风险。
同时,恢复也是训练中不可或缺的环节。保证充足的睡眠(每天7-8小时),让身体在睡眠中修复和生长;合理饮食,摄入足够的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和矿物质,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;训练后进行拉伸、按摩等放松活动,缓解肌肉疲劳。
-完-
熊猫体育官方网站
2025世界游泳锦标赛在新加坡继续进行,接下来一周迎来游泳项目的争夺,首个比赛日4个决赛项目,最终中国队没有拿到金牌,仅仅收获一枚银牌。 男子4x1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,由陈俊儿、王浩宇、刘吴狄、潘展乐组成的中国队获得第五,澳大利亚队打破赛会纪录夺金。女子4x1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,...